首页 > 科技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体验:专访位形空间创始人彭俊熙

科技 913VR网 2018-08-14 14:13

 

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体验:专访位形空间创始人彭俊熙

在今年3月的VIVE X Demo Day活动上,我结识了位形空间的创始人彭俊熙。 来自深圳的位形空间是一家提供混合现实无限行走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通过自研的重定向行走算法,位形空间可以让用户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获得仿佛行走在无限的空间中的体验。前段时间,彭俊熙邀请我参加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由位形空间和设计互联共同策划完成的国内首个大空间可自由行走的VR/AR艺术展——“5×10:混合现实设计实验室”。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参加,但我对于这种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跨界活动向来都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解关于位形空间以及本次活动的更多信息,我电话采访了彭俊熙,今天就分享一下这支年轻的创业团队的故事。

从海外建筑实验室走出的创业团队

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体验:专访位形空间创始人彭俊熙

 

位形空间成立于2017年11月,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伦敦学院大学巴特莱学院。在校期间,主修建筑学的彭俊熙和另外两个同学曾在学院里的交互建筑实验室里做过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的就是解决人在VR世界里行走和移动的问题。毕业回国之后,三人希望能学以致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商业化落地及推广,这个想法就成为了位形空间最初创立的初衷。

创业伊始,对于这项自研技术,彭俊熙和团队其实也没有具体落地的应用场景。通过大半年的发展,团队将主要业务聚焦在了沉浸式娱乐方向,目前主要为一些行业客户提供ToB服务。具体而言, 团队基于自研的大空间定位技术,能够在一个5米 × 10米的空间里,为用户呈现出一个近乎无限大的虚拟世界,然后配合自研或第三方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VR/AR体验。目前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为博物馆、艺术馆、商场、购物中心、游乐场以及小型主题乐园,彭俊熙表示,团队希望最终能够推出自己的门店,不过目前还是先用商业展览的方式与市场接轨,等到条件成熟,再推进门店相关业务。

国内首个大空间自由行走VR/AR艺术展

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体验:专访位形空间创始人彭俊熙

作为位形空间的首个落地项目,此次推出的 “5×10:混合现实设计实验室”也成为了国内首个大空间可自由行走的VR/AR艺术展。彭俊熙告诉我,这个艺术展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用户从前导的AR体验到结合微软Kinect的动捕设备,再到之后的VR内容,所有元素都是在一条故事线上完成的,对于用户来说是一次完整的体验之旅。

与我之前猜想的不同,这个艺术展并不出售门票,而是免费对外开放。这也意味着对于位形空间而言,这个艺术展是由海上世界艺术中心买单的一个ToB项目。彭俊熙表示,在这次合作中,对方比较认可团队的技术实力,因此提供了资金让团队进行策展,而团队也在这个过程中增长了内容、运营等方面的实战经验,同时还可以获得现场观众对于内容的真实反馈,这些对于一支年轻的创业团队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在之前VIVE X Demo Day活动的现场体验中,位形空间的demo给我留下的一个最直接的印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高端大气上档次。在戴上VR设备之前,我身处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中,而戴上VR设备之后,周围的空间仿佛变大了,感觉自己穿越到了一个颇有格调的艺术馆之中。当我看到一些有趣的艺术作品,听到平静舒缓的背景音乐,整个身心都被治愈了,而这种感觉与亲身参加一个艺术展并无太大区别。在采访中彭俊熙也提到,强调设计感一直是团队的自带基因。“其实我们比较擅长的建筑视觉更多是与设计有关,我们会从设计的角度上进行空间和场景的布置,以期带给用户与众不同的体验。”

与商业地产结合的线下娱乐业务

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体验:专访位形空间创始人彭俊熙

 

除了与博物馆、艺术馆合作的策展活动,位形空间更多的业务将落地在商业地产领域。在与彭俊熙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团队今年年底即将落地一个与F1合作的线下项目。“这个项目会落地在一家购物中心,我们会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加的色彩斑斓和轻松可爱,现场非常适合观众拍照留念,在形式上我们同样会包含AR、交互装置、投影以及核心的VR体验,这些形式再加上相关的内容和IP,经过我们的整体包装,形成一个完整体验。目前这个项目能够让观众体验40分钟,而购物中心方面的收入主要是通过出售门票来实现,票价应该会比普通电影票略高一些。”

一般来说,许多购物中心每年都会在一些节日或周年庆的时间点布置一些线下活动,购物中心方面也会有对应的预算。而消费者在每年都经历这样的活动之后,对于一些静态展示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如何能引入一些新内容,一直是购物中心在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需求,位形空间的团队希望通过整体包装,将传统的静态美陈(美术陈列)与结合了科技因素的动态美陈相融合,利用VR/AR技术手段,再加上一些叙事内容,最终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颖的体验方式。对于购物中心而言,这种互动性体验项目自然会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更好的口碑宣传,这正是他们的需求所在,而在此过程中位形空间希望扮演一个整包方(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

从商业变现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于此类体验的需求是存在的,这种比电影票略高的价格也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彭俊熙表示,团队目前对标的是购物中心现有的展示活动,只不过是把展示内容置换成了VR/AR的体验形式。从技术层面来说,这类内容属于VR大空间项目,而这类项目的落地在过去一直是一个难题,创业团队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很难大规模推广,同时也没有很好的渠道把这类项目以低成本的方式投放出去。现在通过与商业地产合作,团队找到了一条商业变现的出路,而通过这种跨界竞争的媒介或渠道,团队能够把这种全新的体验内容输出到消费者,这其中无疑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未来:成为VR/AR行业的IMAX

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体验:专访位形空间创始人彭俊熙

 

到目前为止,包括这次的艺术展,位形空间已经有三款完整的内容已经完成或正在制作,而其中一款与北京悦诚科技合作制作的内容已经入围了伦敦电影节的VR单元,这些内容已经或即将投放到市场。同时,由于团队本身的技术实力与商业前景,位形空间也将在近期获得了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对于如何利用这笔资金,彭俊熙表示:一方面,团队会增强核心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除了让用户在小空间内获得大空间的体验,团队还计划在未来把用户的姿态结合进去,让空间体验更加逼真;另一方面,团队将会在商业地产的落地上进行更加大胆的尝试,比如制作VR游戏或强交互的体验内容,将VR内容叙事的时间再加长一些,同时验证市场是否接受这种更高强度的交互形式。

最后,关于公司愿景,彭俊熙认为,未来的VR/AR市场应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C端家用的一体机产品,另外一部分则是线下的高品质体验产品,而后者将会是位形空间主要关注的市场。“其实这部分业务有点像IMAX,而我们希望成为VR/AR行业的IMAX,为消费者创造他们无法在家里获得的高品质极致体验。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向下对接更多内容创作者、向上投放更多线下体验场馆,我们就会成为一家平台化运作的公司,以我们的专利技术作为核心壁垒,用我们打通的渠道作为商业壁垒,让大家在这个生态圈都能够实现商业价值。”

从2016年至今,我接触过很多内容团队和方案厂商,对于如何判断一支创业团队比较有潜力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这支团队的自研技术以及基于这些技术开发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位形空间的团队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相信这支团队推出的艺术展能够带给观众、设计师和艺术家很多灵感,而未来基于商业地产的项目同样也让我充满了期待。

【913VR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及回链】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