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四川汉源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科技 科普中国网 2020-09-29 18:31

汉源县位于川西南大渡河中游,属川西南亚热带山地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而河谷坝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7.9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475.8 h,年平均降水量在730 mm左右,幅员面积2 382 km2,是川西南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昼夜温差大、水稻生育期长的优势,汉源县农业局和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雅安市粮油中心专家认真分析该县水稻生产现状,把握阻碍产量提高的主要短板因素,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对水稻生产关键技术措施进行改进、优化,初步形成了产量达1 000 kg/667 m2的水稻高产集成技术。在2015年百亩连片种植示范的现场验收中,水稻栽培取得了产量1 021.14 kg/667 m2的高产成绩。经过多年的水稻高产栽培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汉源县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1 精心优选品种品种的选用是水稻优质、高产、稳产的基础。根据汉源县气候和农业生产实际,结合多年试验研究,在选用品种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优质。鉴于现阶段稻谷市场已经转到品质消费,优质优价,经济效益高,优质稻比较好销售,因此农户选择水稻品种时首先关心的是“好不好吃”的问题。第二是生育期。一般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产量潜力不高,而且前后作茬口衔接不紧,难以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生育期过长的迟熟品种,会影响后作(大蒜)的播种,也易于遭受低温危害而不熟。根据多年试验,一般选用生育期160~175 d(汉源县九襄镇)的品种。第三,品种的抗病性。一是水稻稻瘟病,近年来汉源虽然苗瘟、叶瘟较少发生,但是后期穗颈瘟常有发生;二是纹枯病,汉源县大面积采用稻草还田覆盖种植大蒜,稻草还田造成田间纹枯病菌核基数大,如果品种抗性差,纹枯病容易严重发生。第四,分蘖能力强的品种容易建立起高产群体结构,有利于中后期对水稻生长进行促控。综上,水稻亩产吨粮集成技术主要选用优质、产量潜力深、分蘖能力强、较抗稻瘟病和纹枯病、生育期适中的大穗型品种,经大量试验示范筛选,主要应用推广了宜香优2115、德优4727、宜香优2292、德香4103、德香4725、F优498、川农优498等品种,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2 适时早播早栽适时早栽可以促进秧苗分蘖,提高分蘖的成穗率。汉源县一般水稻育秧在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大面积栽插,育苗期40 d左右。经试验研究,水稻育秧提早3~5 d,移栽大田栽插可提前5~10 d,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主要因为汉源县早春一般气温回升较快,同时育秧大多采用地膜覆盖,通过地膜的增温保护作用,可有效躲避早春的低温危害;另一方面就是汉源县的水稻—大蒜轮作制,大蒜在3月中下旬就基本收获完成,至秧苗栽插期间有20~30 d的空闲,茬口不紧张,这为秧苗的提早栽插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为了获得高产,栽植时间调整为3月下旬育秧,4月下旬栽插,秧龄在30 d左右,比原来的育秧期缩短5~10 d。秧苗的早播早栽,能有效缓解幼苗在苗床生长后期争肥、争水、争光的矛盾,“秧苗栽得早,犹如施道肥”,增加了水稻大田生长时间,有利于培育大蘖、壮蘖,提高有效分蘖。调查表明,秧苗提早5 d栽插,有效分蘖增加5%左右。

3 旱育培育壮秧培育健壮的多蘖秧苗是高产集成技术的重点工作,是水稻亩产吨粮的关键一步。目前水稻育秧技术主要有旱育秧、地膜湿润育秧、温室两段育秧、秧盘育秧技术等,长期实践证明,旱育秧具有省工、省肥、省水、省秧田、便于集中管理等优点,而且培育秧苗矮健、白根多、返青成活快、分蘖早,增产效果明显,因此在育秧上主要推广旱育秧技术,其主要技术环节如下。3.1 播种前坚持晒种、选种、浸种、催芽浸种前先晒种1~2 d,清除烂种瘪粒,然后用300~500倍强氯精浸种12 h,在稻瘟病常发区,消毒要用20%三环唑50 g兑水70~80 kg,浸种24 h。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再用清水浸种催芽。催芽过程中勤翻谷种,并做到勤换水,注意通气和调节温湿度,催芽到露白(“粉嘴”)即可。3.2 苗床准备3.2.1 播种量稀播有利于培育多蘖壮秧,一般秧田的播种量必须控制在10~12 kg/667 m2,秧、本田之比为1∶(8~10)。3.2.2 苗床制作播前7 d,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蔬菜田作秧田,按1.5~1.7 m开厢,厢面宽1.2~1.3 m,沟宽0.3~0.4 m,沟深10~20 cm。3.2.3 苗床底肥在播种前3~5 d施用,按底肥每667 m2用腐熟的人畜粪1 500~2 000 kg,面肥尿素5 kg、过磷酸钙20 kg、氯化钾5 kg,在土壤“收汗”后浅翻入土,并整细床土。3.2.4 苗床消毒调酸对于pH值在6.5以上的床土要进行调酸,苗床施入硫磺粉50 g/m2。3.3 播种3.3.1 “旱育保姆”包衣“旱育保姆”具有调酸、消毒、化控、培肥的作用,1 kg稻种用“旱育保姆”包衣3 kg。先将稻种在清水中浸泡12 h,捞出稻种,沥去水分,然后将“旱育保姆”倒入圆底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包衣。种子包衣后要及时播种。3.3.2 均匀播种一般先撒70%的谷种,留30%补稀,必须做到播种密度均匀,避免稀密不均,影响秧苗素质。3.3.3 盖土、浇水、覆膜播后用过筛细土覆盖,厚度3~7 cm,以床面不见谷为准,然后浇透水,最好用喷雾器喷水,避免大水冲刷,最后捂严盖实地膜。3.4 苗床管理3.4.1 苗床温湿度管理从播种至2叶期以前,要求密封薄膜;2~3叶期,主要根据温度变化揭膜通风炼苗,要避免高温烧苗和低温烂秧,方法为一边揭开,日揭夜盖;3叶以后如气温已稳定通过13℃以上时,及时揭膜。3.4.2 苗床肥水管理2叶1心时,每667 m2追尿素3~5 kg,以后每隔2~3叶追施尿素3~5 kg。施后注意用清水洗苗,避免秧叶烧伤。当土壤发白或叶片卷曲时,要补水防旱。3.4.3 秧苗期的病虫防治立枯病是旱育秧苗期的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为:秧苗2叶1心时,按每667 m2秧床用敌克松1 000 g或广枯灵100 mL兑水150 kg喷雾 ,如果发生立枯死苗现象,特别是日最高温超过30 ℃时,喷水不能满足秧苗水分要求,要及时灌水。3.4.4 多效唑壮秧秧苗1叶1心时,一般每667 m2用15%可湿性粉剂100 g兑水50~75 kg均匀喷雾,具有矮化秧苗、早生快发、增强抗性等作用。3.4.5 及时施用“送嫁肥、送嫁药”“送嫁肥、送嫁药”具有面积集中、省工省药、效果好的优点。送嫁肥用法用量为在移栽前3~5 d,一般每667 m2施5~6 kg尿素。送嫁药用法用量为移栽前的2~3 d,每667 m2秧田用20%三环唑100 g+20%三唑磷200 mL兑水30 kg均匀喷雾,预防稻瘟病和螟虫。

4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目的是让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处于最佳状态,主要包括种植密度、田间分布方式、行向等方面内容。长期实践证明,秧苗栽插过稀过密都不利于高产创建,过稀尽管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单株分蘖及大穗比例,但是由于密度不够,总体丰产高产田块不多;而过密也不好,个体发育不良,群体过大,成穗率低,小穗偏多,千粒重低,并且造成田间荫蔽,病虫容易发生流行,因此以增加栽插密度的方式来提高单产是不可行的。多年来,通过对栽植密度8 000~16 000窝/667 m2的试验研究以及生产示范调查,汉源县水稻高产的最适宜密度是12 000~14 000窝/667 m2,低于10 000窝、高于15 000窝都难以达到亩产吨粮的目标产量,比原技术所提倡的减少了50%。第二是秧苗的田间分布。为了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性,便于栽插及大田管理,摒弃了原来“满天星”及宽窄行的栽插方式,主要实行宽行窄株栽插方式,采用了33 cm×16 cm、16 cm×27 cm、30 cm×20 cm等栽植规格。第三行向上提倡东南向,目的是提高光照时间,避免田间局部荫蔽。最后大力推广拉线开厢规范栽插,使田间个体分布均匀一致。通过对栽植密度的调整和栽插技术的改进,使水稻田间个体群体协调发展,为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5 平衡配方施肥水稻亩产吨粮要严格实行平衡配方施肥,以土壤养分含量测定为基础,根据土壤养分缺失和水稻肥料的需求来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主要原则为控制氮肥、增磷钾、补施锌硅等微肥,保证各营养元素的平衡。根据土壤保肥水性能和水稻生长发育规律,主要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稳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 m2施纯氮20~22 kg,N、P、K配比2∶1∶2。氮肥主要用尿素,磷肥主要用稀土磷肥,因氯化钾易引起土壤板结而影响大蒜栽插,钾肥主要用硫酸钾。氮肥中底肥占50%(其中有机肥应占1/2以上),分蘖肥10%、穗肥30%(促花肥、保穗肥各占15%),后期施用粒肥10%(尿素3 kg/667 m2或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1 kg/667 m2),磷肥全作底肥,钾肥底、追之比5∶2∶3,锌肥、硅肥全作底肥。氮肥主要用尿素,底肥每667 m2用草粪1 500~2 000 kg、三元复合肥(N、P、K含量15∶15∶15)50 kg、稀土磷肥50~60 kg、硫酸钾15~20 kg、硫酸锌1 kg、硅肥25~40 kg;追肥于返青后追尿素15~20 kg,栽后1个月用清粪水1 000 kg,加尿素5 kg泼施。穗肥可视苗情来定,一般追施5~10 kg尿素和15 kg硫酸钾。粒肥可以在齐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6 科学管水科学管水,以水调温、以水调气、以水调肥,控制秧苗生长,是亩产吨粮集成技术中一项重要的调控手段。6.1 前期(分蘖期)分蘖前期湿润或浅水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分蘖后期“够苗晒田”,即当全田总苗数(主茎+分蘖)达到15万~20万苗时排水晒田,如长势较旺或排水困难的田块,应在达到预定有效穗数的80%时开始排水晒田。晒田要坚持“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原则。对群体大、长势旺、肥力高的稻田应早晒、重晒,反之应迟晒、轻晒,甚至不晒。晒田标准为:重晒是田边开大裂,中间“鸡爪裂”,叶色明显落黄;轻晒是田边开“鸡爪裂”,田中稍紧皮,叶色略褪淡。6.2 中期(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浅水(2 cm左右)灌溉促大穗。6.3 后期(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切忌断水过早。收获前5 d左右,要及时排干水,以踩上去不陷泥为准,有利于后作大蒜的播种。7 做好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开展统防统治,积极推进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努力做到既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做法如下。7.1 植物检疫禁止携带检疫有病虫害的水稻种子进入汉源销售、种植。生产期间,加强产地检疫,未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等检疫病虫害发生。7.2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适当控制氮肥,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硅肥等,提高水稻抗病、抗倒伏能力;冬季捡拾烧毁稻桩,降低水稻螟虫虫口基数等。7.3 物理防治重点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安装频振式杀虫灯400盏,每年管辖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面积1 333.3 hm2;安装水稻二化螟诱捕器、三化螟诱捕器各1 000套,管辖66.7 hm2水稻示范片。通过“灯诱”、“性诱”作用,有效减轻了水稻螟虫、黏虫、飞虱发生危害。7.4 化学防治掌握在合理防治时期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针对汉源县常见水稻病虫如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黏虫、飞虱等,有如下化学防治措施。7.4.1 稻瘟病防治播种前用“25%使百克”浸种;移栽到大田前使用“75%三化唑”浸秧;发病初期及水稻破口期使用“75%三环唑”兑水喷雾。3年来,汉源县水稻“百亩吨粮”研究应用区域没有因稻瘟病发生而造成产量损失。7.4.2 纹枯病、稻曲病防治在纹枯病发病初期(6月中、下旬)开始,选用生物农药“纹曲宁”或“井冈霉素”兑水喷雾2次,间隔7~10 d喷雾1次;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 d(7月20日左右),选用生物农药“纹曲宁”兑水喷雾2次,间隔5~7 d喷雾1次。7.4.3 水稻螟虫防治汉源县发生水稻螟虫有两种,即二化螟、三化螟,两种螟虫幼虫发生危害时间相差7 d左右。根据预测预报,项目实施应用区域一代螟虫防治时间应掌握在5月中、下旬,二代螟虫防治时间应掌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代螟虫应连续防治2~3次,间隔5~7 d防治一次。主要选用“福戈”或“康宽”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7.4.4 水稻黏虫防治黏虫是一种迁飞性、暴食性、杂食性害虫,近几年在汉源水稻项目区发生危害时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幼虫3龄前施药防治1次,优先选用植物源药剂“苦参碱”。7.4.5 稻飞虱防治该虫是属迁飞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一种水稻害虫,主要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危害,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水稻绝收。推荐施用药剂为“吡虫啉”、“呋虫胺”、“乐斯本”其中一种兑水喷雾,收到良好防效。综上所述,水稻高产需要以科学的栽培技术作为支持,加之后期的管理,才可以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要。水稻是一种喜暖作物,需要根据其特性以及气候条件进行种植,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做好水稻生长各时期的管理工作,提高水稻的产量。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姚先玲

 

责任编辑: 4083LWJ

责任编辑: 4083LWJ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