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施好水稻“三肥”有诀窍

科技 科普中国网 2020-10-16 17:00

一、早施分蘖肥。从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分蘖肥要求追施时间早、数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总量的50-60%。因为,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气温、水温、土温都较低,养分释放慢,追肥量太少难以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要。只有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节位,为争穗长、粒重创造条件。分蘖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底肥不足的可适当增施,但不能盲目过量追肥,以防疯长。

二、巧施穗肥。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进穗大粒多。并能防止贪青、倒伏。在技术上要做到几点,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叶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黄的要施;三是阴雨天不施,晴天抢施。施用时间为水稻圆杆期。亩施尿素3-4公斤,并配施少量磷钾肥,每亩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

三、酌施粒肥。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粒肥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黄的不施,阴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1%的尿素溶液,或1:500倍的惠满丰活性液肥,每亩50公斤。对于已发纹枯病、稻温病的稻田,要选用劳?K素植物生命肤、菌核净、异稻瘟净、纹枯净、农抗120、消菌灵等农药防治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梅青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4083LWJ

责任编辑: 4083LWJ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