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房贷大涨、社融超预期 1月金融数据透露哪些信号

科技 北京商报网 2021-02-11 16:47

2021年首月金融统计数据出炉。2月9日,据央行官网披露,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5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均创历年1月历史新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21年,在经济继续复苏的背景下,政策大概率由“宽货币、宽信用”转向“稳货币、稳信用”,将继续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近万亿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5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5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04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0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992亿元。

环比来看,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需求呈现大幅上涨态势,2020年12月同期该项数据为1.26万亿元,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看来,1月信贷增量创新高,更多的是短期因素所致,信贷扩张节奏不改,由2020年的“宽信用”向2021年的“稳信用”过渡。从信贷需求端看,1月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部门继续复苏,逐步带动了企业的投资需求,中长期信贷需求依然旺盛。

“对于供给端,银行在稳信用政策预期下尽早投放额度,也可能是信贷额度投放较多的原因之一,不过央行在1月已经对信贷投放额度进行了进一步调控,”陶金补充道,同时,临近春节,现金需求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短期内信贷增加。

另一方面,从住户部门贷款数据来看,住户部门贷款在1月突破万亿元,较上年同期趋近翻番。央行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年同期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1亿元。分部门看,1月中长期贷款增加9448亿元,第一次单月突破9000亿元。而受2020年底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影响,2021年以来,各地房地产贷款额度一直是业内热议的话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虽然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从严,但居民购房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年初银行按揭额度较为充足,投放规模有所增加。“短期消费贷款、长期按揭贷款同比去年大幅增长,同样也是需求旺盛带来的结果。”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分析认为,2021年1月房地产贷款整体呈放松态势,房地产市场调控核心看银行,银行的信贷额度决定了市场走势。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房地产贷款额度较为宽裕,拐点何时出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新增社融超预期

社融数据上,初步统计,2021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28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7万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3.45万亿元、1165亿元。

具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方面,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82万亿元,同比多增325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098亿元,同比多增585亿元;委托贷款增加91亿元,同比多增117亿元;信托贷款减少842亿元,同比多减127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902亿元,同比多增349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751亿元,同比少21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437亿元,同比少517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91亿元,同比多382亿元。

“1月新增社融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受表内和表外贷款影响,”据温彬介绍,表内信贷(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新增3.93万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2.88万亿元和3861亿元,各家银行力争开门红,早投放早受益推动贷款规模增长。表外融资新增4151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1.15万亿元和2342亿元。

陶金则认为,社融增速超预期,除了信贷规模增加外,还有票据融资规模的增加,可能与银行在1月利用票据业务占用信贷额度有关。

M0节前再现负增长

货币供应方面,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6.1个和14.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96万亿元,同比下降3.9%。当月净投放现金5310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M2、M1增速在2020年12月出现双双减缓,M2增速在1月再次出现小幅回落,M1增速则有所回升。而M0则是自2019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M0下降,可能与纸币使用的减少、货币基金、存款改革等方面因素有关,”陶金指出,金融和经济形势变化更多看M1和M2,未来在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政策背景下,信贷和社融的增速受限都有可能拖累M2增速下滑,但若实体经济复苏持续,M1增速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持平稳。

温彬认为,1月M2增速回落速度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由于1月是传统缴税大月,季节效应更强加速了货币回笼。另一方面,1月央行流动性补充偏谨慎,货币市场资金整体偏紧。

至于M0为何出现负增长,温彬表示,1月央行流动性投放较少,降低了流通中的现金,同时国家倡导本地过年,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现金的使用需求。从历史同期上看,节前M0负增长有迹可循,而今年春节位于2月,现金需求相对延后,错位效应使M0出现负增长。“此外,1月M1同比增长14.7%,说明企业资金相对充足,春节前期发放工资需求较大。”

货币政策仍然“稳”字当头

“总体来看,1月金融数据不差。”温彬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新增社融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创历年1月历史新高,说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M2增速和社融存量增速回落,也表明了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货币、社融增速逐渐与名义经济增速实现基本匹配,货币政策更加体现了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走向,央行也进行了重申。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月8日,央行官网披露《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强调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2021年,在经济继续复苏的背景下,政策大概率由‘宽货币、宽信用’转向‘稳货币、稳信用’,这体现了央行在2021年要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谨慎平衡,政策的想象空间变小。”陶金指出,预计随着2月春节到来,以及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趋稳,尤其是央行信贷政策边际收紧,未来信贷扩张的速度会有所下降。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字当头的基调。总量上,将继续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结构上,将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继续运用结构性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实习记者廖蒙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