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周时间里升级用户数超过 1000 万、各个机构、企业纷纷支持华为……Harmony OS 2发布仅十几天就迎来了许多好消息。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硬件厂商、300多家App服务商以及50万以上的开发者共同参与鸿蒙生态建设。
一时之间,支持和适配鸿蒙OS似乎成为了一个“风潮”。
但当各个机构都在追赶这股“风潮”的背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国内的手机厂商鲜有发声,只有魅族这个“破落户”挺身而出进行声援。
然而魅族也仅仅是将鸿蒙应用在智能家居产品中,并非手机。而这个局面,也让各大手机厂商的用户为之愤慨,有的米粉甚至到雷军微博下“逼宫”,为鸿蒙打CALL。
甚至有的用户表示:
这不得不让人疑惑,为什么手机厂商们不愿意使用鸿蒙系统?而鸿蒙系统未来的发展到底如何呢?
如果说鸿蒙是华为手机的“生死线”的话,对于OV、小米以及去年单飞了的荣耀来说,搭载鸿蒙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则意味着“生死线”被握在了华为的手中。
不懂技术的读者现在一定会开始“抬杠”,而稍微懂一点技术的读者则会表示,鸿蒙不是已经开源了嘛?华为又怎么可能会把友商的命脉握在自己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开源版本的“Open Harmony”和华为此前发布的操作系统“Harmony OS”并不是一回事儿。
Harmony OS是“华为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是华为为其智能手机和 IoT 设备开发的商用版本;而Open Harmony则由华为分别于2020年、2021年分两次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整合其他参与者的贡献,形成的Open Harmony开源项目。
基于Open Harmony,所有智能终端厂商都可以进行二次开发,开发适用于自家硬件的操作系统。
如果要比较两者的关系,Open Harmony就如同地基,Harmony OS则是华为盖起来的大楼。而我们所讨论的鸿蒙系统也正是后者,而这个系统当前并未开源。
回到正题,为何国内手机厂商不支持Harmony OS呢?
众所周时,国内的手机厂商一直都在以低价策略抢占国内手机市场份额,这其中以小米为最。
就在小米上市前期,雷军曾表示:“小米公司‘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如有超出部门将全部返还给用户。”
而2019年,小米的财报显示,小米硬件利润仅1%。网友也纷纷表示雷军没有吹牛。事实上,在竞争激烈的硬件市场上,净利润率一直都很低,很少有硬件达到5%的净利润。
“手机不赚钱,就是交个朋友”,这句话也成为了国内手机行业的一句流行语。但在这背后,手机厂商真的是不赚钱嘛?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国内手机厂商一直不乏盈利途径,最典型的就是手机厂商通过各自应用商店的应用及内容分发,据称与开发者的分成比例高达50%(比谷歌和苹果的三七开还高)。
以游戏应用为例,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会收取游戏流水的50%作为渠道联运抽成,用户在游戏里充了100元,有50多元直接进入了手机厂商的口袋里,剩下的才由发行商、运营商、研发商分,最后到了游戏实际开发者手里,可能只剩下十几块,有时连成本都覆盖不了。
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这部分收入是它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因此,手机厂商们势必要把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应用分发渠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如此,它们各自的安卓定制系统在体验上已经非常成熟,而 OpenHarmony 在智能手机上的体验实际上非常简陋。
这就注定了小米 OV 等玩家不会在智能手机上选择鸿蒙,魅族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当前海外手机市场也是国产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而此前谷歌为防止Android代码基础产生“分裂”。于是,谷歌要求所有使用安卓系统的厂家都签订了一个anti-fragmentation协议,不得从事分裂安卓的行为。
国产手机如果此时使用鸿蒙系统的话,谷歌可能会借此封掉该厂商手机的GMS授权,而被封GMS授权,鸿蒙出海不顺利的情况下,国产手机厂商无疑将失去全部海外市场。
在华为决定要大力发展“操作系统”的同时,另外一个身份也无法让其他手机厂商忘记:曾经国产手机的“霸主”。
对此我们也不妨回忆下另外一个故事:华为2019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南华早报记者在现场提问题时称,有报告显示华为是国内唯一实现增长的手机品牌,内地手机市场正在逐渐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华为的良心会不会痛?”
在现场,华为董事长梁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高情商的回复:智能手机业务在市场占多大比例不一定是华为的追求,“我认为未来也不会是一家独大,重要的是产品能不能跟随消费者的使用需要”。
而从梁华这一思路我们来看,从产品体验的角度和当前的市场经济来看,鸿蒙OS华为做的再好再牛,也只是华为自己的事情。
这一前提下,国产手机厂商是否会选择使用华为则只需要通过市场因素来考虑即可。
在这背后,国产手机厂商对于这个曾经的霸主不得不有所防备。
当前,华为手机因为芯片等原因,其业务出现了停滞,但据华为董事兼高级副总裁陈黎芳表示,尽管美国加大了对华为的制裁力度,使其失去了所依赖的合同制造商,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仍坚持发展世界一流的半导体产品。
同时,陈黎芳告诉日经和其他新闻媒体,华为没有裁减海思员工的计划。并表示,海思半导体将继续开发半导体,并能够应对制裁,预计制裁将持续两到三年。
陈黎芳说,其他国家也在推动本国的半导体产业,这将帮助海思获得不依赖美国技术的新供应链合作伙伴。陈黎芳说,她希望这能在几年内实现。
雷锋网从相关内部人士的对外口径中获悉,华为计划最快明年年中、最晚明年年底会通过自建工厂解决手机芯片的供应问题,到时候华为手机业务有希望在 2023 年 '王者归来'。
在电信分析师付亮看来,从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研发规划和资源投入以及目前已经实现的效果看,HarmonyOS 2的先进性都不容置疑。超大压强下的华为在鸿蒙的人力资源投入远非此前海思芯片可比,更像是华为初期的通信网络设备,而且目前华为可调用的资源和投入力度、研发的规范都远非当时可比。但这并不代表HarmonyOS2一定成功。
但从以往操作系统失败的经验来看,问题大多不在技术本身,而是生态建设的失败。如此前全球最大手机厂商诺基亚牵头的塞班,一直小而美的黑莓等等。
因此,付亮认为,要想鸿蒙成功,华为必须有一个从上到下的改变:
第一,鸿蒙要尽快独立于华为消费者业务之外,从一开始就树立一个非常OPEN的文化,这是目前华为做不到的。注重自身利益,看重碾压对手的成功,对生产电信网络设备的华为来说,是成功的关键。这并不适合对竞争环境健康要求更高的消费者业务或云服务,更不适合操作系统这样开放是关键因素的领域。
第二,宣传时,切断华为和鸿蒙的关系。宣传鸿蒙就宣传鸿蒙,宣传华为就宣传华为,千万不要宣传华为的鸿蒙如何,这并不利于鸿蒙的生态建设。
第三,华为要有甘居幕后的心态,让更多的合作伙伴(鸿蒙使用者、支持者)找到前台。发布会上,让美的、TCL、魅族、北汽等走到前台,而不是华为的手机,华为的智慧屏,华为的平板、华为的笔记本电脑、华为智选的汽车。鸿蒙一定要做好长期服务的心态。而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产品只是鸿蒙的一个成功案例。
第四,媒体说鸿蒙多好,都是假的。关键看那些使用鸿蒙的企业如何说。在手机外的智能外设支持方面,尤其在小而美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方面,鸿蒙优势明显,而且鸿蒙可以非常方便地打破不同设备之间的界限,实现数据甚至应用之间的互通和共享。而考核鸿蒙成功的关键指标是是否有一大批企业自愿选用鸿蒙,尤其是在主流产品中选用。
同样,一些行业消费者也对笔者表示:当前,鸿蒙的发展并未找到一个和其他厂商能够共赢的模式,而这一步如果不突破,鸿蒙能不能成,终究也是华为自己的事情。
在当前,我们是期待国产操作系统能够逆风翻盘,而鸿蒙究竟是否是我们所期待的那个,一切还未可知,因此对于鸿蒙而言,仍任重道远。
【以上内容转自“雷锋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