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荣教授于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硕士和博士学位,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MIT计算机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
30多年学术生涯,高光荣教授一直从事高性能系统结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和有独到性的突破。其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创立了数据流体系结构,并在一系列大型并行系统项目中开展应用。
最具代表性例子包括中国首颗高性能众核睿芯处理器SmarCo研制项目,以及IBM Cyclops-64超级计算机系统,后者获得了2007年国际超算会议颠覆性技术大奖。同年,高光荣教授当选ACM Fellow和IEEE Fellow;2013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海外杰出贡献奖”。
2017年8月,IEEE 计算机学会在第50届MICRO会议上将年度罗摩克里希纳·劳奖(B. RamakrishnaRauAward)授予高光荣教授,以表彰其在指令级并行和数据级并行编译技术以及微架构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
这个奖项含金量十足,获奖者均是在世界体系结构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创新的领军者,且每年只有一位获奖者。高光荣教授是全球第七位、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高光荣教授现任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特拉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并行系统实验室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并兼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客座研究员兼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海外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1987 年博士毕业后,高光荣教授任教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后升任终身教授),并开始从事基于数据流的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三十多年来,高光荣教授从系统模型、微架构设计、系统软件(runtime/OS)、算法并行优化等方面为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科院计算所孙凝辉所长高度赞扬了高教授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精神。
高光荣教授与数据流的缘分始于MIT。“我刚到MIT时就被推荐在Jack Dennis教授门下。听他讲了数据流以后,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就觉得自己一定要做这个。”高光荣教授此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回忆称。
Jack Dennis是数据流概念提出者之一,其职业生涯大部分致力于计算、架构和语言的非冯诺依曼模型研究,激励了一代 MIT 学生,他还获得了2013年IEEE 冯诺依曼奖章。
此后的三四十年来,数据流经历过一次“冰河期”,很多人都离开了。但高光荣教授一直坚守对数据流的信任从来没有动摇过。
高光荣教授生前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6本,多次在同行评审国际会议和研讨会中获得最佳论文奖,并多次担任计算机领域知名国际会议委员会主席和国际著名期刊编委(如 HPCA、MICRO、PACT、PLDI、PPoPP、SC、CF、 ICS、IPDPS、MICRO、EuroPar、CASES等)。
作为世界数据流体系结构的开拓者,高光荣生前培养了30多名博士生,指导了20多名博士后。其中美团创始人王兴,就是高光荣的学生之一。此外,他还培育了数据流体系的中坚力量,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高通量中心范东睿主任、北京智能计算产业研究院院长张浩等大批青年才俊。
数据流的概念最初在1998年由Henzinger在文献87中提出,他将数据流定义为“只能以事先规定好的顺序被读取一次的数据的一个序列。
在高光荣教授的眼中,数据流体系结构,优雅而强大,漂亮且富有智慧。
计算机诞生伊始,单核模式的冯•诺依曼结构就像“单兵作战”,随着处理的问题复杂性的提高,单核模式在处理能耗和散热方面逐渐陷入瓶颈。随即,多核模式的“编队作战”模式被放在桌面上。
然而,多核模式虽然能够实现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功耗和散热,但面临“军队管理”的问题。
高教授认为,数据流体系结构就是高效管理‘编队’的办法,实现对整体资源的充分调度和利用,这是它“简单而又强大”的一面,也是对冯•诺依曼结构的一个突破。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中,诞生过很多种想法,但数据流是“活得最长、最有生命力的”。而由于数据流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天然联系”,他更看好数据流的前景。
历史上人工智能的低潮,与数据流的低潮几乎是一致的。而从另外的角度,人工智能计算往往是“不规则的”或“非既定的”,这也与数据流“善于并行做不规则的事情”的特点非常相像。
高光荣教授认为,“就像人脑一样,计算机数据流的思想强调并行、不规则计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数据流思想或将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带来长足的支持。” ,他始终相信,用数据流的思想来考虑计算、设计的问题,的确能够将问题看得更透彻、更清楚,发展的路子也更宽广。
微软杰出工程师Doug Burger对此评价称:“利用数据流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变革在未来是不可避免的,而高教授开创性的贡献已为这条变革之路指明了方向。”
高教授逝世的消息,引起学界一阵哀痛。
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包云岗、CCF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金海、AI公司perceptln联合创始人刘少山、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主任冯圣中、杜克大学陈怡然教授等人发文对高先生的离世表示沉痛悼念。
送别高先生!
【以上内容转自“雷锋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