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项被曝光的专利显示,谷歌方面或将会在未来的Pixel Watch 3上通过表壳带来交互功能。在相关示意图中表明,通过在表体外壳侧边搭载应变传感器,使得智能手表的交互将迎来更多的可能性,用户可通过按压、敲击、挤压、滑动等操作,来进行交互。这种设计由于能够替代旋转表圈或数码表冠,因此也可以使得智能将更容易实现更高等级的防护功能。
尽管智能手表这种可穿戴式设备已经发展多年,市场也在逐渐成熟,但这类产品的交互却在很长时间里是困扰厂商和用户的一大问题,而如何将其交互体验做到更符合用户的需求也一直存在争议。不过随着传感器、算力等硬件能力的不断提升,智能手表的交互方案也在近年来涌现出大量新鲜元素。
在此次谷歌方面被曝光的专利中就指出,其可以通过表身内置的应变传感器来监测用户的操控,支持使用按压、敲击、挤压、滑动等手势来进行交互。同时还列举了具体的例子,例如按压手表侧边可以缩放屏幕内容或播放/暂停音乐,点击顶部可打开特定应用,轻扫侧面可滚动页面等。
事实上,谷歌这一专利所演示的交互方式并不新鲜,早在2017年HTC发布的U11中所配备的Edge Sense,就与其极为相似。通过短挤压、长挤压、保持、双击等交互手势或组合,用户就能够快速调用手机的各项功能,此前谷歌也曾在Pixel 2和Pixel 3引入过类似的功能。而这类方案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够确保在取消实体按键的同时,还能确保外观的完整性,同时具备更好的防护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在智能手表上应用这种交互可以让操作变得更为直观,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事实上,此前三星在Galaxy Watch Active 2上就曾经采用过类似的设计,使用虚拟表圈来实现各种交互,但其后续产品又回归了实体旋转表圈的方案。
当然,这种变相的全触控交互同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一些场景中必须使用双手来操作,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而且在做出挤压动作后,可能还需要后续的触控进行确认,因此在部分场景(如水上运动或湿手使用时)也可能会导致无法使用。此外由于腕部是人体高频率活动的部分,所以如何在提高识别率的前提下避免误操作、误识别,也成为了这一方案中的难点。
目前,各大厂商普遍在智能手表上采取的是实体旋转表圈或数码表冠,再搭配手势或动作来实现交互的方案。与变相的全触控式交互相比,由于这种实体按键+手势的方案能够将一些高频交互方式用简单的手势实现,所以也有效降低了对使用场景的要求。例如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9和Apple Watch Ultra 2的一大特色,就是用户只需使用双指捏合的小幅动作,即可实现类似“双击”的操作,在不便使用双手的情况下快速与手表进行交互。
除了苹果外,其他智能手表厂商在手势交互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索,并且目前诸如抬腕、翻腕这样的简单交互也已经成为了标配。但随着用户对于手势识别要求的不断增多,诸如通过不同的握拳手势实现如接通/挂断电话、启动自定义应用等更多的功能,就颇为考验传感器、算法,以及算力了。
目前Apple Watch Series 9和Apple Watch Ultra 2能够实现监测用户的微小双指捏合动作,就是得益于多代产品持续对相关算法的优化积累、全新SiP 9芯片的算力升级,以及高精度传感器的应用。使得智能手表能够监测到由手指微小动作所带来的血流变化,以及腕部联动的改变。相较之下,至少目前在安卓阵营,暂时还没有一款智能手表能够实现如此小动作的精准监测,因此也制约了这一交互方式的普及。
对于类似智能手表这样的穿戴设备而言,尽管触控屏天生就是交互的一种方式,但如果只能通过屏幕来进行点触操作毫无疑问将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手势操控也一度被认为是这类产品最应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目前在部分产品上,有些交互方案却被设计得极为复杂,甚至需要组合手势才能完成特定的交互功能,这无异于人为增加使用难度。因此对于有志于在手势交互上有所作为的厂商来说,目前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或许是如何用更简单的手势来实现更多的交互,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自2014年谷歌推出Android Wear,以及同年苹果带来首款Apple Watch,也被认为是智能手表正式进入快车道的标志。在近十年时间的发展历程中,各大厂商仍在寻找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交互“最优解”,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究竟是类似谷歌这样,取消实体表圈和表冠,用一种变相触控的方式实现交互更好,还是诸如苹果这样凭借着算力优势,用实体表冠+手势来实现交互会胜出,抑或未来这两种方案都会被淘汰,但随着未来算力、算法,以及传感器相关技术的大幅提升,势必将会在智能手表上迎来更符合大家日常使用习惯的交互方式。
【以上内容转自“三易生活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三易生活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