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影像技术的发展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像素比拼,而是在感知能力、成像算法、计算摄影等多方面全面进化。作为移动影像的开拓者,三星Galaxy S系列一直在这些方面推陈出新,以技术的进步提升手机的拍摄质量。今年,三星 Galaxy S25 Ultra 作为新一代旗舰机型,不仅带来了全新的 50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更在 AI 影像增强、视频录制、专业级编辑功能 等多个维度实现突破,让移动影像体验迈入全新阶段。
超广角镜头进化,捕捉更多画面细节
三星 Galaxy S25 Ultra 搭载的 50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相较前代 1200 万像素的超广角实现了巨大升级。更高的像素意味着更丰富的画面细节,无论是壮阔的风景、城市天际线,还是多人合影,都能精准捕捉更广阔的视野,并呈现更清晰的画质。不仅如此,这颗超广角摄像头还能拍摄鲜活的微距照片,帮助用户近距离捕捉到更多细腻影像,进一步拓展了手机影像的拍摄题材。
在超广角镜头之外,三星Galaxy S25 Ultra还配备了2亿像素广角主摄,5000万像素5倍长焦镜头和1000万像素3倍长焦镜头,高规格的后置镜头模组不仅带来超清晰的图像解析力,也实现了在2倍、3倍、5倍和10倍之间的光学品质变焦,以及高达100倍的空间变焦,覆盖全焦段的专业拍摄体验,让用户可以从容应对各种不同的拍摄场景,尽情记录每一个珍贵瞬间。
AI超视觉引擎,让影像更具质感
三星Galaxy S25 Ultra 影像系统的进化,远不止超广角镜头的升级。 AI 超视觉引擎的全面优化,不仅能够让照片和视频在色彩、亮度、对比度等层面更加精准生动,还能以强大的AI技术赋能从拍摄到后期编辑的每一个流程,让用户可以获得专业级的创作体验。
低光环境一直是智能手机影像的挑战,三星Galaxy S25 Ultra这次实现了新的突破。通过与高通的紧密合作,Galaxy S25 Ultra的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for Galaxy)在芯片中搭载拍摄降噪算法,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动态和静态物体,通过优化的解决方案消除噪点,让用户即使是在暗光环境下,也可拍摄清晰的视频。
不仅如此,三星Galaxy S25 Ultra还默认支持 10-bit HDR 视频录制,相比传统 8-bit 录制,可呈现 4 倍更丰富的色彩层次,让画面过渡更加自然,色彩表现更精准。这一升级使得 Galaxy S25 Ultra 在拍摄视频、Vlog 或创意短片时,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的画质表现,避免了高光过曝、暗部细节丢失等问题,让每一帧画面都更加生动真实。
虚拟光圈,定制专业摄影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机影像的专业性,三星Galaxy S25 Ultra还引入了更多拍摄体验,让广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创作出更具质感的影像作品。 三星Galaxy S25 Ultra此次新增了虚拟光圈功能,并将其整合进 Expert RAW应用中。虚拟光圈功能可让用户自由调整背景虚化程度,轻松实现 人像模式与风景模式的切换,无论是拍摄艺术感十足的人像照片,还是清晰锐利的风景大片,都能通过Galaxy S25 Ultra轻松完成。
此外,三星Galaxy S25系列还支持Galaxy Log视频,提供精确的色彩分级选项,让用户可以通过专业的动态范围呈现生动、真实的视频,并精准控制画面色彩和亮度,使视频创作更加专业化。
Galaxy AI赋能,轻松后期编辑
三星Galaxy S25 Ultra的 AI 影像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拍摄环节,更渗透到了后期编辑 之中。用户可以利用 生成式 AI 编辑工具,对照片进行智能优化,包括填充缺失区域、调整构图、消除不必要的元素等,真正让每张照片达到理想效果。
在视频拍摄的体验优化上,Galaxy S25 Ultra还带来了音频橡皮擦功能,这项 AI 加持的智能降噪技术,可以自动识别风声、人群噪音等非主要音源,并进行有效削弱甚至完全消除。无论是在街头拍摄旅行 Vlog,还是录制户外演出,Galaxy S25 Ultra都能帮助用户获得更纯净的音频表现,让拍摄作品的声音质量达到专业级水准。这一功能让视频创作的后期处理变得更加轻松,让用户即使是用手机拍摄,也能获得媲美专业设备的声音体验。
三星Galaxy S25 Ultra 影像系统的进化,远不止 50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的提升。AI 超视觉引擎、10-bit HDR 视频录制、虚拟光圈、音频橡皮擦等众多功能的加持,使得 Galaxy S25 Ultra 在影像体验上实现了全维升级。无论是日常拍摄、专业创作,还是 Vlog 记录,三星Galaxy S25 Ultra 都能够带来超越以往的影像体验。
TOM2025-02-05 19:5802-05 19:58
TOM2025-02-05 18:2702-05 18:27
TOM2025-02-05 17:5702-05 17:57
TOM2025-02-05 17:5102-05 17:51
TOM2025-02-05 17:4602-05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