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买家年龄从55→38岁,Z世代推动古董天然钻石询价量倍增

科技 TOM    2025-10-03 19:43

2025年8月上海钻石交易所的媒体沙龙现场,一组数据引发行业震动:今年1-7月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激增43.5%。在这场以把握天然钻石价值回升关键窗口期为主题的峰会上,专家们将天然钻石称为与地球同龄的瑰宝——全球七千余个岩管中仅1%具备开采价值,年产量以篮球体积计量的稀缺性,让天然钻石在培育钻石充斥的市场中愈发凸显不可复制的价值。这股回暖趋势背后,正是天然钻石珠宝承载的时间稀缺性、历史叙事与工艺价值的全面回归。当现代珠宝还在比拼克拉数、荧光等参数时,那些穿越百年的天然钻石珍品已凭借三重独特价值,构建起穿越周期的价值壁垒。

 

时间淬炼的三重稀缺价值

天然钻石的稀缺性远非简单的产量稀少,而是存量+减量的双重困境。古董珠宝多诞生于20世纪中期,手工产量低、损耗率高,流传至今的精品本就凤毛麟角。近年来天然大克拉优质宝石供给持续收缩,使得每一件保存完好的古董天然钻石珠宝都成为不可再生的时间限量款。

买家年龄从55→38岁,Z世代推动古董天然钻石询价量倍增

工艺的绝版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稀缺。宝诗龙早期设计的钻石蜻蜓头饰,以薄纱般的金属框架承载钻石,佩戴时随头部转动轻轻颤动,这种灵动的动态效果依赖于失传的刀锋镶嵌技法,现代机器批量生产根本无法复刻。新艺术大师雷内・莱俪创作的蜻蜓胸针,采用难度极高的空窗珐琅工艺,在没有金属胎底的状态下让釉彩停留在窗格内,每一片羽翅的透明效果都需要四个月的精心制作,这种误差美正是手工时代的珍贵印记。

历史叙事更让天然钻石成为可佩戴的文物。"Marie-Thérèse钻戒的价值不仅源于紫粉钻本身的品质,更来自其18世纪中期的王室传承史,它曾属于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长女,见证了欧洲百年风云变幻。从巴洛克时期的玫瑰切钻石,到维多利亚时代象征爱情的蛇形设计,不同时期的天然钻石珠宝都烙印着特定艺术流派的文化密码,成为穿越时空的文明载体。

 

穿越周期的硬通货逻辑

富艺斯与佳士得联合指数显示,近十年来以古董签名珠宝、天然钻石古董珠宝为代表的拍品平均年化回报率高达8.4%,十年累计回报约124%,且与黄金、债券相关性低,成为公认的抗通胀+高波动市场对冲工具。这种稳健表现背后,是市场对天然钻石价值共识的不断强化。

年轻藏家的涌入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富艺斯香港珠宝部数据显示,近5年买家平均年龄从55岁降至38岁,Z世代对二手概念脱敏,更看重独一无二的设计+可溯源的故事,推动古董珠宝询价量倍增。他们追捧的不仅是钻石本身,更是其承载的文化符号——就像新艺术时期莱俪的钻石珐琅宁芙仙子胸针,将古希腊神话中的水泽仙女与天然材质完美融合,这种艺术表达至今仍影响着当代设计。

买家年龄从55→38岁,Z世代推动古董天然钻石询价量倍增

权威认证体系为价值保驾护航。顶级拍卖行联合GIA、SSEF等实验室提供的年代、材质、出处三重证书,显著降低了交易摩擦。2025年春拍数据显示,附带完整档案的古董珠宝平均溢价高出同场28%,这种透明化机制让天然钻石的历史价值得到精准量化。

从法国王室的传世钻戒到新艺术大师的经典创作,天然钻石的价值从未被时间稀释。这些穿越百年的瑰宝证明,真正的奢华不仅在于材质本身,更在于其承载的人类文明记忆。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天然钻石正以稀缺性+文化价值+投资属性的三重优势,持续书写着跨越周期的价值传奇。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