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zone
微博
微信
2025年10月24-26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临港·脑疾病大会在上海临港中心顺利举办。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唐·克利夫兰(Don CLEVELAND)、欧洲科学院院士玛丽亚·斯庇兰第尼(Maria G. SPILLANTINI)以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钧瑛等做主旨报告,共计35位疾病生物学家,聚焦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三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展开3天10场有深度的学术会议,聚焦全球脑疾病难题,研讨发病机制、技术创新、治疗方案和产业转化等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近300多位国际国内领域同行参会交流。大会由临港实验室、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联合主办。
论坛现场
亮点特色侧记
科学大咖云集,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同频共振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邀请的嘉宾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唐·克利夫兰(Don CLEVELAND)应邀参会,同时临港·脑疾病大会还邀请了玛丽亚·格拉齐亚·斯庇兰第尼(Maria Grazia SPILLANTINI)和袁钧瑛,以及领域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参会交流。Randy SCHEKMAN是我们理解囊泡运输的开创者,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通过基础科学解决帕金森病,他领导美国的ASAP联盟(Aligning Science Across Parkinson’s),致力于制定一个PD的研究路线图,发现大规模的创新解决方案,加强对PD如何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解。Don CLEVELAND率先将 DNA 反义寡核苷酸(ASO)用于基因沉默,推动了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疾病的临床试验。Maria Grazia SPILLANTINI率先发现了帕金森病和某些痴呆症中特有的蛋白质沉积物。袁钧瑛在细胞凋亡和细胞程序性坏死两大细胞死亡形式中做出突破性发现。这些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堪称里程碑发现的创造者与会,形成强大的“学术磁场”,他们的学术思考和科研态度对青年科学家产生深远的影响。2025顶科论坛邀请嘉宾Scott D.EMR、Wesley I.SUNDQUIST、Clifford P.BRANGWYNNE,也参加了部分板块的会议交流。变革性治疗的道路始于以顶尖科学家的好奇心和严谨探索生命奥秘的勇气,这对青年学者有很大触动。
“座谈会”变“站谈会”,凝聚共识,一切为了科学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临港·脑疾病大会的三个重要主题。大会邀请了该领域的多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和青年学者,他们在主会场之外的头脑风暴和学术漫谈,是大会另一大亮点。大家围绕共同话题“站着”自由交流,碰撞出更多火花,被称为“站谈会”。专家分享了阿尔茨海默病最大风险因子APOE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Robert Mahley的观点,他认为年轻人成功需要两个要素,一个是领域前沿视野(Vision,V),一个是努力工作(Work hard,W)。这次大会的组织者,紧密链接世界顶尖科学家和青年学者,聚焦共同话题开放交流,打开了青年学者的研究思路,明晰了领域关键和挑战,为年轻人指明了研究路径,拓展了研究视野。与会专家坦言,“我们在指导年轻人,同时年轻人也在帮助我们实现梦想”“最快在我退休前,最慢在我离开人世前,我希望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一切为了科学”。
报告精彩不断,期待莫比乌斯的下一个盛会
大会在环节设置上一改常规主旨报告集中在前,后逐渐分散的交流形式,在各板块均设有专题和主旨报告,进一步增强了学术研讨价值。
香港科技大学的卜国军教授阐明了ApoE生物学和脂质代谢在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交叉点,揭示了胆固醇运输和神经胶质细胞通讯如何共同影响疾病进展。他的工作对指导治疗设计、恢复脂质稳态和神经弹性以抵消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黄亚东教授从根本上重塑了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中APOE4的看法,揭示了其对神经元功能障碍的细胞自主作用。他将这些发现转化为治疗策略,其开创性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强大的遗传风险因素的可靠的途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申勇教授阐明了脑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大脑神经元过度兴奋这个领域里长期存在的一个久而未回答的科学问题,也首次提供了一个弥合淀粉样蛋白加工和神经元回路不稳定性的关键见解,他发现“抑制开关被打破”重新定义了我们对早期网络功能障碍及其潜在可逆性并开辟了新型AD药物研发途径。
袁钧瑛院士目前领导着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她定义了RIPK1介导的信号在神经炎症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她的开创性发现将细胞程序性坏死确立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本机制,从而催生了新一代的抗炎治疗方法。
Maria Grazia Spillantini 教授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尤其以发现α-突触核蛋白是帕金森病的关键蛋白而闻名于世。近年来依然非常活跃且富有成效,主要集中在深化我们对帕金森病和相关痴呆症分子机制的理解,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大会引发年轻人与现场专家的热烈互动交流,有位专家因为希望听完Maria的压轴报告而延误了原计划的行程。大会还留下一些期待,就像莫比乌斯环,没有结束,只是为下一个出发埋下伏笔。
共同的科学命运
任约翰代表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致辞,他表示,与会科学家共同体现了科研领域最崇高的品质——坚信基础科学是临床革命的种子,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是加速关键发现的基础,这些发现最终将造福全人类。今天大家站在一个转折点上,遗传学、分子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生物学的融合,共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在神经元死亡之前、认知失败之前、身份消失之前,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期待跨越海洋、大洲和机构,我们可以共同将绝望转化为创新,将创新转化为患者和家属的希望。
TOM2025-10-27 17:4210-27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