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以“联物·集数·赋能”为核心,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开启产业创新新篇章

科技 TOM    2025-11-05 15:26

2025年,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以“联物·集数·赋能”为主题,聚焦工业数据价值挖掘与智能化应用落地,面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致力于打造一个“以数据为核心、以场景为驱动、以智能为目标”的开放创新生态,构建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性示范平台。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品牌赛事之一,大赛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汇聚超过万家工业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第七届赛事在机制设计、数据支撑与场景落地方面全面升级,更加突出“数据要素流通”和“产业真实需求”两大核心特色。

 

一、从“联物”出发——打通数据流的神经网络

“联物”是工业互联网的根基,也是产业智能化的起点。

本届大赛通过行业赛的形式,广泛征集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新兴产业及工业智能应用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动企业设备互联、系统互通、数据共享,打通工业全流程的数据通道,让生产要素实现跨系统、跨环节、跨企业的高效流动。

大赛充分结合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依托地方政府与龙头企业联合打造的行业赛区,搭建实景化、可复现的场景环境。参赛项目将直接在真实业务约束下接受检验,实现“在赛中见真功,在比中促创新”,推动企业从“单点智能”向“系统智能”“协同智能”转变。

 

二、以“集数”为核心——用高质量数据驱动产业升级

“集数”,即聚数据、用数据,是今年大赛的核心亮点。本届大赛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系统汇聚覆盖钢铁、石化、机械、汽车、机器人、能源、交通、建材等数十个行业领域的高价值工业数据集,构建统一的数据评测、算法验证与成果应用机制。

这些数据集均来源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涵盖工艺控制、设备运行、能耗管理、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具有强现实性与行业代表性。

参赛团队可基于大赛开放的数据资源,进行算法训练、模型验证与方案优化,在真实工业语境下探索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模式。

通过数据集开放机制,大赛不仅提升了赛事的技术含金量,也为企业和团队提供了一个验证算法、优化流程、挖掘潜在价值的公共创新平台。

数据不再沉睡在系统中,而是成为产业智能化的“新燃料”,在推动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同时,加速形成“以数据要素为驱动”的新型工业经济形态。

 

三、向“赋能”延展——让解决方案走向产业现场

“赋能”是大赛的最终指向。赛事不仅是一场创新比拼,更是一套产业赋能体系。

通过大赛选拔出的优秀项目,将纳入国家及地方工业互联网生态资源池,获得供需对接、试点示范、投融资合作、成果展示等全方位支持。

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场景,大赛持续推动“平台+模型+服务”的融合发展,通过大赛选拔出的解决方案将被应用到能源调度、生产计划、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供应链协同等实际场景中,实现从算法模型到产业价值的快速转化,助推制造业向智能化、精益化、绿色化发展。

 

四、创新不仅在算法,更在机制

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不仅是一场技术竞赛,更是一场机制创新的探索。赛事组织体系全面升级,形成了“赛题共建、数据共用、评审共治、成果共推”的开放协同机制。

龙头企业参与出题、科研院所联合评审、产业资本同步介入,使大赛成为全国范围内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平台。

此外,大赛还将同步开展一系列产业生态活动,包括供需对接会、投融资路演、成果展示、政策宣贯及生态伙伴交流会,持续放大赛事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应用。

从“联物”到“集数”,再到“赋能”,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正以更务实、更开放、更智能的姿态,汇聚起企业、科研、资本与政策多方力量,构筑起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在这里,数据被激活、智能被赋能、产业被重塑;在这里,工业的每一次算法优化、每一个智能场景落地,都将成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一步。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正在开启一场以数据为引擎、以智能为驱动的产业创新新篇章。

以“联物·集数·赋能”为核心,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开启产业创新新篇章

 

以“联物·集数·赋能”为核心,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开启产业创新新篇章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