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类消费电子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跃,一直在向着越来越小,越来越高效发展,但光学镜片技术却基本在原地踏步,设计和基本物理原理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一问题在下一代光学系统(例如用于VR/AR的可穿戴显示系统)的开发中形成了瓶颈,目前市场上需要的是更紧凑、轻便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光学组件。
根据Phys.org报道,在哈佛大学John A. 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一支由应用物理学教授Federico Capasso、Robert L. Wallace和电气工程高级研究员Vinton Hayes组成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开发新一代的镜头,并有望通过使用纳米结构的平面镜片来聚焦光线,代替笨重的曲面镜片,从而打破光学镜片的瓶颈。
在2018年,Capasso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色差、无像差的超透镜(metalenses),可在整个可见光谱的范围内工作。但这些镜头的直径只有几十微米,无法在VR和AR系统中实际使用。
目前,该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直径2毫米的无色超透镜,可以无畸变聚焦RGB三种颜色,基于该超透镜研发出了一种可应用于VR和AR的小型显示器。
Capasso表示:“这种先进的镜片将为新型VR显示平台开辟了道路,克服阻碍VR发展的光学设备瓶颈。”
SEAS博士后研究员及论文第一作者Zhaoyi Li说:“使用新的物理学设计原理,我们开发了一种平面透镜来替代当今光学设备中笨重的曲面透镜。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RGB无色差金属化材料,同时也证明了超透镜可以按比例放大至厘米大小,批量生产并应用于商业平台中。”
该超透镜使用了二氧化钛纳米鳍片阵列来控制红绿蓝三色光的焦距,以消除色差。为了将镜片整合到VR系统中,该团队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光纤扫描的方法开发了一种近眼显示器。
该显示器的灵感来自基于光纤扫描的内窥镜生物成像技术,通过在光纤周围包裹的压电管施加电压,光纤可以全方向扫描显示组件,形成一个小型化的显示器,兼具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动态范围和宽色域等特点。
在VR/AR设备里,超透镜将直接被放置于眼睛的前方,显示器则位于超透镜的焦平面内。显示器显示的图案在超透镜的帮助下聚焦到形成虚像的视网膜上。对于人眼来说,AR方式下显示的图像将成为外界图像的一部分,与真正的眼睛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已经展示了超光学(meta-optics)平台如何帮助解决现有VR技术的瓶颈,以及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潜力”,Li表示。
接下来,该研究团队的目标是进一步增大超透镜的尺寸。使其能够适合大规模生产,并降低超透镜的生产成本。
【以上内容转自“93913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93913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OM2022-05-24 17:5705-24 17:57
TOM2022-05-24 17:5505-24 17:55
TOM2022-05-24 17:5505-24 17:55
TOM2022-05-24 17:5505-24 17:55